当前位置: 首页 > 足球 > 欧冠

以英女超“Big4”来看,女足强队财政状况是怎样的

2025-08-25 22:55:53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CyberPatri”,原文发表于2025年4月13日,原标题为“ 财报丨在全欧最热女足联赛,‘Big 4’是这样炼成的”。


转眼间,24/25赛季已近尾声,英格兰女足超级联赛(Women's Super League,下称“WSL”)各俱乐部开始陆续公布上赛季财报。在全欧声势最大的女足联赛中,各队竞技表现与财务状况的拟合程度几何?本文将从财报出发,对其中四支热门球队展开比较。


阵容投资

如何衡量一支球队的财力?不少球迷津津乐道于一两个转会窗内的大牌引援,更细心者则试图截取特定期间的转会净投入。这种思路难称精确,也没考虑到比较对象初始的阵容实力。

要量化打造一套阵容的投入,资产负债表的「球员注册权」项目无疑是最合适的指标。球员注册权属于无形资产,其原值代表俱乐部目前所有在册球员(包括租出球员,不包括租入球员)引入时花费的成本。摊销代表引进成本按照合同年限平摊计入损益表的金额,净值则代表未摊销完的部分。


截至上赛季末,WSL四强阵容成新度皆跨过50%大关,反映其注册权价值由近年新加盟的球员撑起。五连冠班霸切尔西的注册权原值已超350万镑,在联赛中一骑绝尘。阿森纳、曼联紧随其后,三队注册权原值近乎翻番。曼城的建队成本则被同城对手甩在身后,仍未突破百万大关,足见上赛季阵容之薄弱。

的确,整个23/24赛季,切尔西斥资押注拉米雷斯、比约恩、汉普顿、努斯肯、马卡里奥、劳伦斯、费舍尔等11名球员,阿森纳购入鲁索、库尼-克罗斯、福克斯、科迪纳、伊莱斯泰特、拉卡塞,曼联引进宫泽日向、盖斯、图利斯-乔伊斯、乔治等8名新援,而曼城仅仅签下罗德与4名小将。即便在引入长谷川唯、亚历山德里、奥哈比、卡斯帕赖、基廷等强援的22/23赛季,曼城当赛季末注册权原值也才刚刚突破50万大关,在四强中列倒数第一。显然,当支付大笔转会费已成为另外三强的常态时,曼城还是习惯将免签大法奉为圭臬。


将目光拉回到支出,独占鳌头的依旧是切尔西。蓝军支出不仅突破两千万镑大关,其增幅亦冠绝四强。阿森纳在支出上蝉联次席,其联赛排名却连续两年退居第三,欧冠赛场甚至没能打进正赛。曼城的开支略高于曼联,将将超过切尔西的一半。

凭借一千万镑的投入在联赛积分榜上追平投入两千万镑的切尔西,曼城似乎成了运营典范。卫报记者 Tom Garry 就特别指出,单单一项营业损失比曼城的整个工资单都大的切尔西,最后却只以净胜球优势才拿到WSL冠军。

谈论自家的联赛时,英国人将欧冠彻底抛诸脑后,浑然不觉曼城此前享受的赛程红利。本赛季重返欧冠后,曼城被同样多线作战的切尔西远远甩开,为薄弱的阵容付出惨痛代价。


足球俱乐部最大头的经营成本是同所有员工休戚相关的工资薪金支出,但切尔西的财报未公布这项数据。由于阿森纳、曼城、曼联的人工成本基本均超过总支出的一半,以此类推保守估计,切尔西上赛季工资薪金支出至少已突破千万镑。

就「工资帽」比例而言,唯一能抗衡切尔西的是曼城。上赛季,其工资薪金支出与注册权摊销之和已超过总收入。至于阿森纳、曼联,六成左右的「工资帽」比例是否意味着俱乐部在财政可持续性上高枕无忧?

是,也不是。


生存基础


WSL四强中,只有阿森纳、曼联的审计报告公布了「集团收入」项目。在比赛日收入冠绝全英的同时,阿森纳反倒愈发仰赖母公司输血。22/23赛季自负盈亏的曼联,上赛季也开始吸纳集团收入。


德勤女足财富榜今年不再区分商业收入与集团收入,故无法推算上赛季切尔西与曼城的集团收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切尔西22/23赛季集团收入已占六成营收,其对母公司的依赖程度甚至比阿森纳的更高。与之相比,曼城真的不仰赖母公司输血吗?

审计报告指出,曼城女足俱乐部有限公司的“直属母公司是城市足球集团有限公司”,故其集团收入即城市足球集团的输血。问题在于,其最终控股方是"His Highness Sheikh Mansour bin Zayed Al Nahyan"——由于曼苏尔旗下的阿提哈德航空等关联方并不属于城市足球集团,阿提哈德航空对曼城女足俱乐部有限公司的赞助也就不被计入集团收入,而被计入商业收入。归根到底,曼城女足俱乐部有限公司和曼城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一样,完全倚仗阿布扎比财团。

城市足球集团的支持,更多体现在损益表之外。现金流量表显示,曼城经营性现金流常年为负,完全依靠股权融资收入;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股东累计认购1522万镑资本金,以抹平1280万镑的累计亏损,将所有者权益维持在正数。正如其董事报告所言,

“俱乐部依靠城市足球集团有限公司的持续支持,公司将继续从母公司获得股本资金,直至实现自负盈亏。”


无独有偶,另外三强的年报都强调了这点:

“基于目前英格兰女子足球的商业发展阶段,本俱乐部依赖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的支持,其为俱乐部本身的营收提供了一笔补充费用。”

“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在财报批准之日起的12个月内持续经营,……这一论断的依据是最终母公司曼联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财务支持。”

“公司通过经营性现金流以及中间控股公司 22 Holdco 有限公司('Holdco')提供的集团内部资金来满足日常运营的资金需求。董事们编制现金流预测并进行持续经营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在基本情况还是合理可能的不利情况下,公司都将需要额外资金以偿还自财务报表批准之日起12个月内(即持续经营评估期)到期的债务。这些资金来自 Holdco,Holdco 最终则需要托德·伯利和清湖领导的财团提供支持。

公司定期编制和审查现金流预测,并让母公司随时了解各种潜在的融资方案。公司考虑了各种基本情况和严重但合理的不利情况,其中球场上的成绩和商业协议是主要驱动因素。

Holdco 表示将在持续经营评估期继续提供公司所需的资金。决定财务支持需求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球员转会活动和商业协议的净影响。”

鉴于女队开支远不及男队,且女队的亏损豁免于盈利和可持续性规则(PSR),女足俱乐部的母公司有底气向女队持续输血。

而之所以毕马威审计师 Paul Barron 要花不小篇幅分析切尔西的持续经营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切尔西母公司双管齐下的力度更甚于城市足球集团:资产负债表上,他们上赛季凭借21395503镑的股份溢价发行款,抹平20144992镑的累计亏损,成功让俱乐部所有者权益转正;损益表上,他们向俱乐部输送经营性现金流(集团收入)。至于集团收入到底是多少,如前所述,切尔西女足俱乐部有限公司提交的审计报告并未披露集团收入、工资薪金支出等关涉收支细节的财务数据。



公开性


审计费用能部分反映俱乐部财务状况的复杂程度。切尔西上赛季的审计费用已高于曼联与阿森纳,仅低于须提交现金流量表的曼城。有趣之处在于,不同于不公开集团收入的曼城,切尔西是唯一不披露所有关键收支数据的俱乐部。鉴于同样由 Paul Barron 编制的切尔西足球俱乐部控股有限公司的审计报告并未遗漏以男队为主的相关财务数据,不难认为这同董事的个人好恶更相关。毕竟,切尔西女足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年报中并没有战略报告;相较于另外三强,仅存的与董事相关的董事报告显得颇为简陋,既无商业指标,也无竞技成绩。


四强当中,仅有曼联这支四强中职业化最晚的球队在董事报告中提及俱乐部对社区与环境的贡献,大篇幅论述俱乐部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虽然拉特克里夫的到来给俱乐部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在阿迪达斯、高通骁龙等赞助商的鼎力支持下,曼联很大程度上将继续保持WSL中少有的健康财政状况。

【上咪咕独家看英超】